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疗阴证疮疡的名方,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主治阳虚寒凝痰滞之阴疽,如鹤膝风、脱疽、附骨疽、流注、痰核等病证.本文综述了现代医家临床应用阳和汤治疗寒凝痰滞所致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现状.
推荐文章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探微
补阳还五汤
临床应用
阳和汤临床运用举隅
阳和汤
临床运用
阳和汤现代临床应用
阳和汤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阳和汤临床应用
阳和汤
临床应用
古方研究
辩证施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述阳和汤临床应用现状
来源期刊 江西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阳和汤 临床应用 现状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30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红宁 207 1330 18.0 26.0
2 丁舸 80 395 10.0 16.0
3 邓晓霞 6 10 2.0 3.0
4 李清宋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1)
共引文献  (191)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2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4)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阳和汤
临床应用
现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中医药
月刊
0411-9584
36-1095/R
大16开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44-5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8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1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