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中空硅纳米粒在细胞线粒体内的定位.方法: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及荧光影像分子,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中空硅纳米粒与线粒体分子探针在线粒体内的共定位.通过差速离心法提取线粒体,进一步确认硅纳米粒在线粒体内的聚集.结果:与线粒体分子探针为共定位参照,中孔硅纳米粒在线粒体中分布的皮尔逊系数为0.758± 0.033,线粒体提取结果显示,进入细胞的纳米粒有90.01± 3.89%分布于线粒体.结论:中空硅纳米粒具有自发聚集于线粒体的能力,可以作为药物靶向递送载体,为线粒体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平台.
推荐文章
脂质体及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
纳米粒
药物递送系统
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的肿瘤细胞靶向性研究
纳米结构
药物载体
肿瘤
多柔比星
PAMAM
SP5-52多肽
骨靶向性柔性纳米脂质体
骨和骨组织
脂质体
组织分布
纳米药物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纳米药物
肝癌
靶向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空硅纳米药物递送体系的线粒体靶向性探究
来源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空硅纳米粒 线粒体靶向 药物递送
年,卷(期) 2016,(2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01-5205
页数 分类号 R318.08|R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41/j.cnki.pmb.2016.27.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63 698 14.0 24.0
2 马小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71 947 15.0 29.0
3 王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7 381 11.0 19.0
4 包暄文 2 0 0.0 0.0
5 王艳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 0 0.0 0.0
6 孙广炜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 1 1.0 1.0
7 宋小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空硅纳米粒
线粒体靶向
药物递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旬刊
1673-6273
23-1544/R
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14-12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14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9995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