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工程由于建筑平面布局原因,塔楼与裙房之间无法设置防震缝,两塔楼平面不对称,因此成为超限高层结构.在结构的超限设计中,通过对单塔及整体模型的分析对比,以及对二道防线设计的框架剪力调整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包络设计的原则,对于大底盘以上楼层及其在裙房的投影范围设计取整体模型计算结果,对于大底盘裙房范围内框架设计时采用整体模型和裙房单塔模型配筋结果进行包络设计.通过对塔楼连接薄弱部位的分析,双塔连接的位置及塔楼与裙楼连接的区域应力较大,采取加大板厚及楼板配筋的加强措施.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变形及薄弱部位,核心筒墙体在底部加强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压损伤,底部楼层沿平面长向的墙体及核心筒角部受压损伤较为严重,通过提高底部框架及剪力墙抗震构造措施等级至特一级,提高底部核心筒外墙水平及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并设置过渡层,保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推荐文章
大底盘双塔连体复杂高层结构的连接体设计
大底盘多塔
连体
复杂高层结构
某大悬挑展示中心结构超限分析
大跨度
大悬挑
性能设计
舒适度分析
大底盘双塔楼超限高层抗震分析和性能化设计
超限高层
大底盘
双塔楼
静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性能化设计
某框筒结构的超限分析设计
框筒结构
穿层柱
斜柱
超限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大底盘双塔结构超限设计
来源期刊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底盘双塔 包络设计 框架剪力调整 性能目标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973
字数 4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26/j.issn.1002-8412.2016.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日新 2 4 1.0 2.0
2 杜文博 12 22 4.0 4.0
3 陈莹 12 3 1.0 1.0
4 孙建超 20 32 1.0 5.0
5 李毅 14 9 2.0 2.0
6 金晓鹏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底盘双塔
包络设计
框架剪力调整
性能目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双月刊
1002-8412
11-5260/P
大16开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
2-38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16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