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FLAC3D软件对某深部煤巷开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中采用FLAC3D中的Burgers蠕变模块,分析巷道围岩在深部高应力条件下的围岩蠕变变形破坏特征,得到了该区域巷道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论:1)在巷道蠕变初期,整个巷道应力分布不均匀且波动很大,随着蠕变时间增加,应力变化基本处于稳定阶段;2)在巷道蠕变初期,位移变化很大,且在巷道中部位移变化量最为集中和明显,而且水平位移变化量大于竖直位移变化量,说明帮部支护对围岩稳定性尤为重要。为巷道支护的设计以及巷道围岩蠕变的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松动圈数值模拟研究
深部
高应力巷道
围岩松动圈
FLAC3D数值模拟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流变数值模拟研究
深部
高应力软岩巷道
流变
FLAC3D数值模拟
深部岩体非线性蠕变规律研究
深部工程
高地应力
巷道围岩,数值模拟,非线性流变
深部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深部软岩巷道
锚注支护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部高应力矩形巷道围岩蠕变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 深部煤巷 蠕变变形 巷道支护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创新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313
字数 25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42/j.cnki.51-1747/tn.2016.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德义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1 253 8.0 14.0
2 曹日跃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1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26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
深部煤巷
蠕变变形
巷道支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季刊
1008-5440
51-1747/TN
大16开
成都市花牌坊街2号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2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