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 CXC 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的变化及调节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 PDTC)组。PDTC 组经耳缘静脉注射20 mg/ kg PDTC,30 min 后 PDTC 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结扎冠状动脉,1.5 h 后松解缝合线,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再灌注1 h 后从左心房注入硫磺素 S,无复流区无荧光着色;于原位重新结扎左回旋支,从左心房再次注入伊文斯蓝,非蓝染区域为缺血区。处死动物,沿平行房室沟方向将心室切片,手动描记心肌切片左心室壁、缺血区、无复流区轮廓。于动物结扎时和结扎后45、100、150 min 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 EDTA)抗凝管自耳缘静脉采血5 ml,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 CXCL16水平。取左心室室间隔区、缺血区、无复流区心肌组织染色,以细胞核染阳性率反映心肌 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 PDTC 组心肌缺血范围和无复流范围均小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干预措施对动物结扎后不同时间 CXCL16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结扎后100 min CXCL16水平高于结扎时和结扎后4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缺血区和无复流区细胞核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和无复流区细胞核染阳性率高于假手术组和 PDT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诱导 CXCL16的表达;抑制 NF-κB 的激活可降低 CXCL16的水平,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和无复流范围。
推荐文章
γ链族细胞因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及预处理中的变化及意义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γ链族细胞因子
酪氨酸蛋白激酶1
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钙信号调节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损伤
钙/代谢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诱导CD4+ T细胞募集的趋化因子的表达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趋化因子
致炎性因子
CD4+T细胞
大鼠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结蛋白的变化
心肌
缺血再灌注
结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CXC趋化因子配体16水平的变化及调节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 趋化因子 CXCL16 信号传导 NF-κB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Original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2-5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1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符秀虹 36 130 6.0 8.0
2 李伟 45 209 10.0 12.0
3 蒙绪卿 16 38 4.0 5.0
4 魏欣 36 127 7.0 10.0
5 曾敏 40 160 7.0 11.0
6 陈积雄 19 47 4.0 5.0
7 王萍 14 5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再灌注
趋化因子 CXCL16
信号传导
NF-κ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