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光伏发电效率的最大化,在对常规单晶硅光伏电池光伏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带有冷却系统并且聚光倍数可调的光伏发电系统,以探究聚光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与聚光比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得到当聚光倍数在1~50倍变化范围内的变化关系:在室内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存在一个聚光比极限,在未达到聚光比极限时,光伏电池输出功率随着聚光比的增加而提高,当达到聚光比极限后,输出功率随着聚光比的增大而减小。原因是随着聚光比的增加,光伏电池的温度急剧增加,影响输出功率。因此,在设计聚光系统时要增加有效的散热系统,以此提高光伏系统输出能力。
推荐文章
聚光和非聚光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实验比较
聚光
太阳能电池
伏安特性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
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
开路电压
填充因子
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功率影响因素研究
光伏电池
仿真模型
输出功率
短路电流
有机太阳能电池应用前景展望
有机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
低成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规太阳能电池低倍聚光条件下的特性研究与应用
来源期刊 智能电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伏电池 聚光比 输出功率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9-67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914
字数 32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71/j.2095-5944.sg.2016.07.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海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154 776 14.0 19.0
2 刘颖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24 84 5.0 8.0
3 吕建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8 16 2.0 4.0
4 辛恩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3 5 1.0 2.0
5 李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12 25 3.0 4.0
6 徐睿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伏电池
聚光比
输出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智能电网
月刊
2095-5944
10-1140/TK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
82-910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