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发展和在电网中渗透率的提高,各个国际组织和国家都颁布和修订了自己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为了探究中外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的发展趋势,互相学习分布式标准制定和修订的经验,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IEEE 1547标准和我国国内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针对标准中有关异常状况响应、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低电压穿越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比较,选取了分布式电源中有代表性且发展较快的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为例进行了具体介绍.通过对IEEE 1547原始标准与修订版本的纵向比较,以及我国不同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和国外组织与国家标准的横向比较,分析了各标准之间的差异成因,探讨了分布式电源标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国际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和我国国内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借鉴,也为并网逆变器设备制造商和并网保护装置生产厂家提供了设计依据.
推荐文章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探究
分布式电源
电网
电能质量
电压等级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分布式电源
环境效益
线损
梯度峰谷分时电价
供电可靠性
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研究
分布式电源
并网
标准
辅助服务
故障穿越
电能质量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应用前景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
设计思路
系统构成
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发展与对比
来源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并网标准 异常状况响应 功率控制 电压调节 低压穿越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刊(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6
页数 9页 分类号 TM91
字数 71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1.11985/2016.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明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230 10658 57.0 99.0
2 陶维青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74 711 16.0 22.0
3 顾芝瑕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3 29 2.0 3.0
4 王乐勤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3 29 2.0 3.0
5 李嘉茜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3 2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5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3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布式电源
并网标准
异常状况响应
功率控制
电压调节
低压穿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气工程学报
季刊
2095-9524
10-1289/TM
16开
北京市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