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凹凸棒土(ATP)和氨基化凹凸棒土(ATP-NH2)填充于聚偏氟乙烯(PVDF),制备了PVDF/ATP和PVDF/ATP-NH2复合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POM)观察复合材料中PVDF的结晶形态,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鉴定了PVDF的晶型,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PVDF的熔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ATP和ATP-NH2对PVDF晶型没有影响.PVDF/ATP复合材料中,由于相容性较差,PVDF球晶尺寸不均一,出现双熔融峰.即使当ATP含量为2%时,球晶尺寸仅略微减小且分布不均.ATP-NH2与PVDF相容性明显改善,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生成尺寸均一的PVDF小球晶,且熔融峰为单一熔融峰、熔限较窄.少量ATP-NH2(w=0.5%)对PVDF成核作用明显.随着ATP-NH2含量的增加,成核作用增强.
推荐文章
凹凸棒土吸附Pb(Ⅱ)的研究进展
凹凸棒土
改性
铅离子
吸附
改性凹凸棒土处理含苯酚水的技术
改性凹凸棒土
硅钨酸
苯酚
酸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脱汞性能
凹凸棒土
酸改性
制备
燃煤烟气
脱汞
聚偏氟乙烯结构对电池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正极浆料
聚偏氟乙烯
锂离子电池
流变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凹凸棒土对聚偏氟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来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凹凸棒土 共混 结晶 复合材料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5.4
字数 34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411.2016.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国良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7 212 8.0 10.0
2 龚方红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7 206 8.0 12.0
3 刘春林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8 299 9.0 14.0
4 马文中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11 2.0 2.0
5 潘霁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偏氟乙烯
凹凸棒土
共混
结晶
复合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0411
32-1822/N
大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