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地熊蜂工蜂为试材,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7种温室设施常用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力,并对其进行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和吡虫啉对地熊蜂的LD50值分别为0.030mg/L和0.223 mg/L,均为高毒;苦参碱和吡蚜酮对地熊蜂的LD50分别为7.721 mg/L和8.376 mg/L,均为中毒;啶虫脒、螺虫乙酯和氟苯虫酰胺对地熊蜂的LD50 ≥31.371 mg/L,均表现为低毒,其中氟苯虫酰胺的毒性最低.因此,在设施作物上使用地熊蜂授粉时,建议禁用烯啶虫胺和吡虫啉,且在施用苦参碱和吡蚜酮或啶虫脒、螺虫乙酯和氟苯虫酰胺时,可将地熊蜂分别搬出温室3天或1天,来减少农药对地熊蜂的危害.
推荐文章
八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地熊蜂
新烟碱类杀虫剂
毒性
风险评估
设施农业
七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
地熊蜂
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
急性毒性
风险评估
设施农业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豆荚螟
杀虫剂
毒力
致死中浓度
浸渍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7种温室设施常用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力测定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地熊蜂 温室设施 杀虫剂 毒力 安全评价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农业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94.2
字数 24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6.02.0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12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5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熊蜂
温室设施
杀虫剂
毒力
安全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942
37-1148/S
大16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24-2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8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