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掺入短切纤维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简称TRC)薄板的受弯承载能力及裂缝开展,对其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对比分析了TRC薄板纤维编织网浸胶的处理、水灰比、短切纤维种类和掺量,以及钢纤维长径比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短切纤维与纤维编织网在混凝土基体中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对浸胶处理的TRC薄板、掺人碳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试件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分别为16%和32%;掺人钢纤维并未提高薄板的承载力.未浸胶处理的TRC薄板,掺入短切碳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掺入短切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合纤维的试件,其承载力的提高幅度分别为132%、47%、27%和86%,且钢纤维和碳纤维掺量越多,薄板开裂后刚度越大,但聚丙烯纤维的掺量不宜偏高.短切碳纤维与钢纤维均能有效减缓裂缝的扩展,但在微观裂缝处两种纤维的交联作用机理不同;掺入短切纤维可使薄板裂缝数量增多.
推荐文章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纤维编织网
高性能精细混凝土
TRC薄板
力学性能
纤维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再生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体积率
抗压强度
劈拉强度
剑麻纤维增强珊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剑麻纤维
珊瑚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掺入短切纤维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薄板弯曲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薄板 短切纤维 四点弯曲试验 多重开裂 交联作用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混凝土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7
页数 分类号 TU528.572|TU375.2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06/j.jzjgxb.2016.10.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世烺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73 402 13.0 17.0
2 王激扬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8 55 4.0 7.0
3 沈玲华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9 32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薄板
短切纤维
四点弯曲试验
多重开裂
交联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