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中国北方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借助 GIS 等工具手段,在草地群落类型实测数据基础上,对内蒙古草甸草原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开展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内蒙古草甸草原的生物量碳密度为660.43 g C/m2,其中地榆群落(460.63 g C/m2)具有最高的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地榆群落(787.10 g C/m2)和五花草塘群落(776.22 g C/m2)具有最高的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其他群落间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2)温带草甸草原以16.60×106 hm2的面积,贡献了111.20 Tg 的生物量碳,其中地上生物量碳为27.57 Tg,地下生物量碳为83.63 Tg,根冠比(R∶S)为3.03;3)地下生物量沿土壤深度的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线叶菊、芨芨草、野大麦、地榆、贝加尔针茅、苔草以及五花草塘群落属于“指数型”,其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 土壤层,且符合指数函数,该类型占据草原群落的主要部分;拂子茅、小叶锦鸡儿以及芦苇群落属于“抛物线”形,其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 和20~40 cm 土壤层,该类别群落主要为灌木或半灌木,分布曲线不符合指数函数而符合二次函数。
推荐文章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物量碳分配格局
碳密度
生物量
根冠比
指数函数
内蒙古草甸草原与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与生产力季节动态及其碳库潜力
地下生物量
地下净生产力
垂直分布格局
碳库
根系周转
氮添加对内蒙古不同草原生物量及土壤碳氮变化特征的影响
氮添加
草地生态系统
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典型草原
放牧
植物群落
土壤微生物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古草甸草原生物量碳分配格局
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草甸草原 碳密度 生物量 指数函数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4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6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86/cyxb20153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军 26 307 12.0 16.0
2 刘志民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65 2291 32.0 46.0
3 丁晖 14 130 7.0 11.0
4 卢晓强 5 61 5.0 5.0
5 胡飞龙 3 10 2.0 3.0
9 闫妍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6)
共引文献  (77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19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2(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3(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5(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6(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甸草原
碳密度
生物量
指数函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学报
月刊
1004-5759
62-1105/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市61号信箱)
54-8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1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