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的协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HSYA组(5.0 mg/kg)、芍药苷组(5.0 mg/kg)、HSY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组(合用组,各5.0 mg/kg)、银杏内酯组(5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再灌注模型.脑缺血1h再灌注6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尾静脉注射给药;给药7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免疫组化(IHC)法检测磷酸化Akt1蛋白的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治疗前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组、合用组、芍药苷组和HSYA组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体质量下降(P<0.05,P<0.01),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P<0.05,P<0.01),降低皮质区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减小脑梗死面积(P<0.05,P<0.01),促进磷酸化Akt1蛋白的表达(P<0.01);HSYA组、芍药苷组、银杏内酯组磷酸化Akt1蛋白的表达较合用组低(P<0.01).结论 HSY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损伤具有一定的协同保护作用,二者联合用药的作用优于单独用药,可能与二者联合用药发挥活血化瘀与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推荐文章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心肌缺血再灌注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炎性因子
核因子-κB
大鼠
实验研究
芍药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芍药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Fas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红花黄色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红花黄色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羟基红花黄色素A
IL-1β
IL-6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广东药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芍药苷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51,76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65
字数 42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09/j.cnki.1006-8783.20160901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晖 20 147 8.0 11.0
2 张继平 14 145 7.0 12.0
3 朱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 25 3.0 4.0
4 郑丽娴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6 61 4.0 6.0
5 秦莎莎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4 19 3.0 4.0
6 余梦黎 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 3 16 2.0 3.0
7 廖金明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 16 2.0 4.0
8 徐愉林 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 2 11 1.0 2.0
9 李蕾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3 2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6)
共引文献  (23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芍药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