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南京“5.7”192Ir放射事故患者受照后不同采血时间对生物剂量估算的影响,探讨3种生物剂量估算指标在体内的自然衰减规律.方法 事故后5、40和280 d,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分别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双着丝粒+环”(“dic+r”)畸变分析、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MN)分析、核质桥+融合+马蹄形+环(NPB +FHC)分析.观察受照后不同时间染色体“dic+r”畸变、微核、NPB+FHC衰变情况及对生物剂量估算结果的影响.结果 与事故后5d的估算剂量相比,在40和280 d,染色体“dic+r”畸变分析估算的剂量分别下降34%和49%,CBMN的估算结果分别下降48%和79%,NPB+FHC的估算结果分别下降48%和75%.结论 本例事故患者受照后3种生物剂量估算指标在体内呈进行性下降,染色体“dic+r”/细胞的半衰期为40 d,3个指标在40 d时剂量估算结果与5d时比较,相对偏差>20%.
推荐文章
192Ir源辐射事故中受照人员的临床观察
辐射事故
192Ir
临床表现
诊断
192Ir源两种刻度方法的比较
192Ir源
刻度方法
照射量率
比释动能
不同人体组织中192Ir、125I粒子源的剂量分布研究
近距离放疗
蒙特卡罗方法
Geant4
径向剂量函数
各向异性函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京“5.7”192Ir放射事故患者三种生物剂量估算指标的衰变规律探讨
来源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192Ir 生物剂量估算 染色体畸变 微核 核质桥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南京“5.7”放射事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1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6.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龙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急中心 106 289 9.0 11.0
2 刘青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 44 143 7.0 9.0
3 戴宏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急中心 30 72 5.0 7.0
4 王优优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急中心 27 92 6.0 7.0
5 赵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 6 19 3.0 4.0
6 冯骏超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急中心 6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92Ir
生物剂量估算
染色体畸变
微核
核质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月刊
0254-5098
11-2271/R
16开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18-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4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