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硅碳材料主要成分为纳米硅与碳材料,纳米硅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其储锂容量较高,碳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电导,为复合材料提供较好的电子通道;同时将碳与硅材料复合后能缓和硅材料体积形变带来的应力变化;此外,碳作为包覆材料能有效稳定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界面,使SEI膜稳定生长.因此,硅碳复合材料有望替代石墨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先导专项硅负极研究团队在纳米硅碳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持续的研发与技术更新,目前低容量复合材料(380~450 mA·h/g)的反弹系数、效率、压实密度、加工性能皆不亚于目前商品石墨的水平;在高容量及超高容量材料(500~2000 mA·h/g)方面,通过精细的结构设计,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得到了较大提升.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碳复合物
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素材料
锡基材料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研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
包覆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碳素材料
锡基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硅碳复合材料 负极材料 技术进展 锂离子电池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中科院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7-4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911
字数 24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8/j.issn.2095-4239.2016.04.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8)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硅碳复合材料
负极材料
技术进展
锂离子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