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焊接过程中较高的热输入容易引起较高的焊接残余应力,而较高的残余应力有可能降低工件疲劳寿命,促进裂纹萌生扩展,增加应力腐蚀敏感性.表面和内部的焊接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对服役可靠性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临界折射纵波(LCR波)残余应力的测量原理是基于声波传播速度的改变和应力之间的线性关系.当使用LCR波测量横向焊接残余应力时,收发换能器可能同时覆盖焊缝(MZ)、热影响区(HAZ)以及母材(PM)中的两个甚至三个区域,然而这些区域微观组织的差异性都可能影响应力常数K,当测量距离焊缝中心不同距离的残余应力时,有必要对应力常数K进行修正,提高LCR波对横向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精度.
推荐文章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法Q345C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检测
临界折射纵波
残余应力
Q345C钢
声弹性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的表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临界折射纵波
残余应力
应力常数
检测方法
超声波法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技术
焊接残余应力
超声波法
石油管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观组织对临界折射纵波横向焊接残余应力测量结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电焊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临界折射纵波(LCR波) 应力常数K 微观组织影响 横向焊接残余应力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焊接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405
字数 19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2/j.issn.1001-2303.2016.06.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单清群 15 19 3.0 4.0
2 王传刚 6 5 2.0 2.0
3 马传平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73 6.0 7.0
4 卢衍祥 3 0 0.0 0.0
5 朱其猛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界折射纵波(LCR波)
应力常数K
微观组织影响
横向焊接残余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焊机
月刊
1001-2303
51-1278/TM
大16开
成都市二环路东一段29号
62-81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2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79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