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建立了HCl催化氧化拟均相二维固定床反应器模型,通过单管实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分别考察在富氧及贫氧条件下管径对固定床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在最大允许管径条件下,对操作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管径增大时,由于径向传热能力的减弱,引起了显著的径向温度梯度,但在计算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当HCl与O2的流量之比( F( HCl)/F( O2))=6和1时,反应器最大允许管径分别为45和32 mm,反应管入口温度和换热介质温度均不宜超过380℃,最佳m/F( HCl)分别为4228和1923 g·min/mol,在此条件下,每克催化剂上Cl2产率分别达到0?34和10?8 g/h。
推荐文章
列管固定床反应器内CO氧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反应模拟及优化
草酸二甲酯
氧化偶联
一维拟均相模型
固定床反应器
参数敏感性
甲烷化固定床反应器床层反应过程与场分布数值模拟
甲烷化
固定床
填充球床
场分布
壁效应
CFD
数值模拟
耦合传质的羰基化固定床反应器传热模拟分析
固定床反应器
拟均相模型
热点
内扩散
转化率
床层温升
数学模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应用
固定床反应器
数学模型
解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Cl氧化固定床反应器二维模型验证与管径影响模拟分析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拟均相二维模型 径向温度梯度 灵敏度分析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124.4
字数 5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16.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咪芬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108 579 11.0 17.0
2 汤吉海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104 532 12.0 17.0
3 陈献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68 281 10.0 12.0
4 费兆阳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37 83 5.0 7.0
8 陈之翀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拟均相二维模型
径向温度梯度
灵敏度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3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