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不同原因导致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92例ARF患者,按照其发病原因,病因为心源性肺水肿(CPE)者纳入CPE组,将病因为重症肺炎(SP)者纳入SP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症状改善情况、呼吸动力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分析NIPPV治疗AR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H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治疗后PaO2、SaO2均显著上升,PaCO2均显著下降,C P E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每分通气量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治疗后自主呼吸潮气量均显著上升,心率、呼吸频率、浅速呼吸指数均显著下降,CPE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E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6%,显著高于SP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E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PPV治疗CPE与SP引发的ARF均可取得肯定疗效,且具有良好安全性,对于常规给氧无效的ARF患者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