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弹性半空间的Mindlin位移解的数值积分,结合叠加原理的Poulos弹性理论方法,对群桩进行沉降分析,但在工程应用中,对大型群桩的沉降结果偏大.为了得到合理的桩基沉降值,提出了三桩模型方法,该模型考虑了群桩加筋效应.为了进一步提高群桩加筋效应的计算效率,提出了加筋系数的概念,并推导了群桩加筋系数的矩阵表达式,进而提出了考虑遮拦-群桩加筋效应的群桩加筋系数分析法,并进行了相关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分析小型群桩沉降时,文中方法与Poulos法和Butterfield的边界元解结果均吻合较好;分析上海中心大厦的大型群桩沉降时,与Poulos法相比文中方法更接近实测值.
推荐文章
考虑加筋与遮帘效应计算群桩沉降的相互作用系数法
加筋与遮帘效应
相互作用系数
群桩沉降
剪切变形法
成层地基
考虑加筋与遮帘效应的层状地基群桩沉降计算
加筋与遮帘效应
群桩沉降
层状地基
等效刚度
柔度系数矩阵
桥梁群桩基础沉降计算
群桩基础
相互作用
剪切变形
沉降
考虑群桩相互作用的层状地基沉降研究
剪切位移法
相互作用系数
层状地基
群桩沉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群桩加筋效应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群桩沉降 Poulos弹性理论法 群桩加筋效应 群桩加筋系数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地基基础及地下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18
页数 分类号 TU473.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06/j.jzjgxb.2016.06.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卫东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92 3514 32.0 58.0
5 吴江斌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 31 930 15.0 30.0
6 王阿丹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 60 2.0 2.0
7 黄昱挺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群桩沉降
Poulos弹性理论法
群桩加筋效应
群桩加筋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