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5例儿童丛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儿童丛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并复习了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年龄4个月~1岁6个月,4例为出生后患病,1例为出生时即出现.皮损首发时常以鲜红或暗红的丘疹、斑块为主,质韧或硬,多发或单发,丘疹可逐渐融合成斑块,可有触痛.之后可逐渐进展,也可相对稳定.均未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系统表现.1例皮损位于臀部的患者5年后出现跛行.部分病例尝试治疗但效果欠佳.结论:丛状血管瘤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血管瘤、鲜红斑痣,需皮肤组织病理确诊.治疗无特效方法.
推荐文章
腹部丛状血管瘤1例
血管瘤
丛状
病理
儿童丛状血管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
丛状血管瘤
卡波西血管内皮瘤
儿童
丛状血管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丛状血管瘤
婴幼儿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丛状血管瘤5例
来源期刊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瘤 丛状 儿童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病例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5-3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9.5
字数 30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68.2016.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萍 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32 91 5.0 8.0
2 李建红 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20 54 4.0 6.0
3 刘建中 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20 64 4.0 7.0
4 罗珍 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8 18 2.0 4.0
5 唐鹏跃 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3 4 1.0 2.0
6 冯思航 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瘤
丛状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双月刊
1674-8468
44-1671/R
大16开
广州市麓景路2号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11楼
46-24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2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