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阴极发光等技术手段结合物性资料以及沉积(微)相划分,对研究区沙一二段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点(薄片)、线(单井)、面(平面展布)成岩相分布及有利储层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一二段受同沉积火成岩喷发和水解的影响,广泛发育栉壳状白云石、钾长石钠长石化、石英溶蚀等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成岩作用,同时层状分布的火山岩对于下覆地层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弱了下覆地层的压实作用;此外,受后期酸性流体的影响,研究区也发育诸如长石、岩屑溶蚀等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成岩作用,沙一二段储层发育溶蚀孔,占比达到56.7%(均值).采用“(微相)砂体部位+主体成岩现象+孔隙类型”的复合命名方式,对薄片、单井及平面区域进行了成岩相的命名和划分,共划分为三类:水下分流水道砂体侧翼细粉砂岩-菱铁矿胶结-低孔成岩相、三角洲前缘-中细砂岩-欠压实-白云石包壳-溶孔相、火山熔岩远端凝灰质中细砂岩-凝灰质胶结-致密相.欠压实-白云石包壳-溶孔相在测井响应上具有DT低、RD与RS间隔幅度较大、CNCF与RHOZ较为接近或交叉的特点;菱铁矿胶结-低孔成岩相具有DT高、RD与RS较为接近、CNCF与RHOZ间隔幅度较大的特点,测井解释的油层、油水同层与欠压实-白云石包壳-溶孔相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三角洲前缘-中细砂-欠压实-白云石包壳-溶孔相为有利储层发育区带.
推荐文章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储层动力学特征
高邮凹陷
古近纪
储集层
动力学
次生孔隙
储集性能
改善
岩性油气藏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北缘沙河街组优质储层差异及成因
优质储层
孔隙定量演化
成岩作用
沙河街组
黄河口凹陷
渤海海域
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层特征
黄河口凹陷
沙河街组三段
砂岩储层
岩石类型
次生孔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口凹陷BZ34区古近系沙一二段储集层成岩相与有利储层预测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BZ34区 沙一二段储集层 成岩相 储层预测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9-1347
页数 9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540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昕 9 46 5.0 6.0
2 姚佳 3 7 2.0 2.0
3 王清斌 21 68 5.0 7.0
4 李欢 3 1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8)
共引文献  (48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口凹陷
BZ34区
沙一二段储集层
成岩相
储层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