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在非稳定条件下易产生氧化亚氮(N2O)和一氧化氮(NO)中间产物,从而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溶解氧(DO)是污水处理厂关键运行参数,也是影响硝化过程N2O和NO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实际污水厂A2/O工艺的污泥混合液为研究对象,采用NO和N2O在线监测方式,考察了两种DO水平下(2~5mg/L和5~8mg/L)硝化进程NO和N2O释放特性及其释放关系.研究表明,在两种DO水平下(2~5mg/L和5~8mg/L),均可产生N2O和NO气体,且N2O释放浓度较NO释放浓度高两个数量级.N2O气体在低DO水平(2~5mg/L)的释放量较高DO水平(5~8mg/L)高,释放因子(N2O-Ngaseous/NH3-N进水)为高DO水平的1.5倍.相反,NO则是在高DO水平(5~ 8mg/L)比低水平DO (2~5mg/L)释放多,NO释放因子(NO-Ngaseous/NH3-N进水)是低DO水平的3.4倍.两种DO水平下,NO和N2O产生的主要途径为硝化菌反硝化.
推荐文章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途径和影响因素
N2O
释放途径
影响因素
生物脱氮
污水处理
不同碳源条件下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规律
污水生物脱氮
N2O
碳源
好氧段
AOB反硝化
硝化反硝化过程中N2O释放影响因素
N2O
影响因素
硝化过程
反硝化过程
污水微生物脱氮过程中N2O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生物脱氮
一氧化二氮
影响因素
污水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溶解氧水平对污水生物硝化过程N2O和NO气体释放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四川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硝化 氧化亚氮 一氧化氮 溶解氧 硝化菌反硝化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4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亚宜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8 462 10.0 21.0
2 陈杰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62 370 10.0 14.0
3 周东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硝化
氧化亚氮
一氧化氮
溶解氧
硝化菌反硝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环境
双月刊
1001-3644
51-1154/X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
62-75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2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3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