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 PAR 指数评价正畸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80例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治信息、调查问卷以及模型测量等数据,应用 PAR 指数进行分析。结果:42.5%患者改善,56.3%患者极大改善。不同性别、分类、是否拔牙之间,治疗后 PAR 以及 PAR 减少率无显著差异,不同安氏分类之间,治疗前 PAR 和治疗后 PAR 减少量有显著差异。治疗前 PAR 分别与 PAR 减少量及减少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治疗后安氏Ⅲ类患者 PAR 减少量最明显,Ⅱ类次之,Ⅰ类较低。结论:性别、分类、是否拔牙对 PAR 所反映的改善程度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安氏分类下 PAR 所反映的错(牙合)畸形较重的患者改善程度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