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1-2015年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安徽省医疗机构报告SFTS57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19%(575/683).5年间,报告病例数不断增多,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217.56,P<0.001),但病死率却在下降.实验室诊断病例共330例,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中部地区;从3月份开始流行,5~7月为病例报告高峰;男女性别比约为1.14∶1;发病年龄集中在40 ~74岁年龄组(87.27%),并且报告的死亡病例全部集中在此年龄组;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87.27%).聚集性疫情发生最可能的因素是接触死者的血液和分泌物.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报告病例在安徽省分布广泛,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要做好重点地区、高危人群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推荐文章
浙江省天台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及隐性感染状况调查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例监测
流行病学
2014年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布尼亚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血小板减少
发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疾病特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疗纠纷相关性研究
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医疗纠纷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省2011-2015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例报告 人群监测 流行病学研究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2-795
页数 分类号 R18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6.08.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家兵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管理与急性传染病防治科 82 700 14.0 23.0
2 曹明华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管理与急性传染病防治科 23 318 7.0 17.0
3 宋丹丹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管理与急性传染病防治科 14 66 6.0 7.0
4 陈国平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管理与急性传染病防治科 23 128 6.0 11.0
5 王建军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11 129 6.0 11.0
6 曹琛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3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77)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例报告
人群监测
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月刊
1674-3679
34-1304/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109信箱
26-155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7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3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