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全科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湿性疗法治疗肿瘤病人难愈性伤口的效果,以期为寻找治疗肿瘤难愈性伤口的最佳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入选的32例具有难愈性伤口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A(湿性疗法),对照组 B(负压引流技术)和干预组(联合治疗组)。在基础处理阶段后,A 组病人给予系统的湿性疗法,采用的湿性敷料为藻酸盐和水胶体敷料;B 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疗法;干预组采用负压联合湿性序贯疗法,根据伤口创面分期动态选择适当的疗法。干预结束后,观察伤口面积缩小率及肉芽组织覆盖伤口床≥75%的时间,随访2个月,观察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的伤口愈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在伤口面积缩小率及肉芽组织覆盖伤口床≥75%的时间均优于单一治疗组(P <0.05)。A 组伤口愈合率为60%,B 组愈合率81.8%,干预组愈合率90.9%,干预组在愈合率上优于湿性疗法组,与负压引流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负压引流联合湿性疗法进行交替序贯治疗,可显著改善肿瘤病人难愈性伤口治疗效果,加速创面愈合。
推荐文章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新型敷料在难愈性伤口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难愈性伤口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新型敷料
愈合
满意率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护理
下肢难愈性创面
封闭负压引流
溃疡
压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湿性疗法治疗肿瘤病人难愈性伤口的效果观察
来源期刊 全科护理 学科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湿性疗法 伤口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0-8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748.2016.09.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燕 26 187 9.0 13.0
2 刘粉玲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4 16 2.0 4.0
3 张玉姬 8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23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负压封闭引流
湿性疗法
伤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全科护理
半月刊
1674-4748
14-1349/R
16开
太原解放南路55号
200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338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47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