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化肥的过量使用,工业、生活污水的直排以及农业径流等多种因素,导致当前中国的主要河流、湖泊等均出现了因氮磷过量累积而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而伴随该现象发生的是周期性水体蓝藻水华,对水生态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社会生产活动等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在各种治理蓝藻水华和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中,原位种养水生植物因具有生态、环保和投入少等优点而成为首选措施。然而,在水生植物种植过程中,蓝藻大量聚集后将会对植物的生态性状产生何种影响,需要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藻华聚集后对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的影响,有助于揭示藻华规模性爆发引起水生植物消亡的深层机制和更好地发挥植物的水体生态修复功能。以凤眼莲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蓝藻水华聚集下对凤眼莲生态学性状的影响及植物的应答响应。结果表明:藻华聚集后2 h内植物根区水体溶氧会被耗尽,Eh降至-200 mV,形成厌氧、强还原环境从而对凤眼莲产生胁迫作用;植物叶片、根系中N、P及可溶性糖含量上升,K含量下降,表明凤眼莲对环境胁迫有较强的应答响应;添加60 g·L-1处理的根系活力持续增强,添加120 g·L-1处理的根系活力在胁迫的前3 d增加、随后呈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植物根系长度、生物量和根系/茎叶比值呈持续下降趋势,表明在超过了凤眼莲的抗逆能力后,就开始出现根活性降低、生物量下降、K+含量下降等对逆境胁迫的应答现象,植物的新陈代谢受阻,植物开始死亡,表明藻华聚集后水体生态环境恶化,对凤眼莲产生的重度胁迫是导致植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凤眼莲入侵程度对金鱼藻和黑藻生长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凤眼莲
入侵程度
沉水植物
种间竞争
不同地区凤眼莲的光合生态功能型及其生态影响因子
凤眼莲
生态地区
光合功能型
株型
环境影响因子
凤眼莲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效果影响因素的综述
凤眼莲
富营养化水体
工业化
影响因素
凤眼莲的生态特征
凤眼莲
生物学特征
生态分布
植物体组分
根际生物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藻华聚集的环境效应:对凤眼莲生态学性状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藻华聚集 环境效应 凤眼莲 生态学性状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63
页数 8页 分类号 X173
字数 73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先明 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 7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7)
共引文献  (721)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5(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6(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5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4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2(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藻华聚集
环境效应
凤眼莲
生态学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