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检测人唾液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法(SPE)处理唾液,HPLC/MS/MS法检测,MRM记录方式,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对定性,内标法和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去甲地西泮、去甲羟基西泮、去甲羟基地西泮葡萄糖醛酸苷(OG)、羟基地西泮葡萄糖醛酸苷(TG)的检测限在0.01ng/mL~0.5ng/mL之间,线性范围0.1ng/mL或0.5ng/mL~100ng/mL,回收率为84.9%~ 106%.口服5mg地西泮后15d内唾液中可检出地西泮及去甲西泮,但检出时间有个体差异,但去甲羟基西泮、TG和OG则不能检出.结论 SPE-HPLC/MS/MS检测法可应用于人唾液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的检测.人口服常量地西泮后唾液中可检出地西泮和去甲西泮,且检测窗口期较宽,但存在个体差异.
推荐文章
H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试验研究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HPLC-MS/MS
质谱参数
色谱柱
LC/MS/MS技术对西他沙星代谢物结构的研究
西他沙星
代谢物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
结构
西他沙星代谢物的LC-MS法研究
西他沙星
氟喹诺酮
抗菌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PE-HPLC/MS/MS法检测人唾液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唾液 地西泮 代谢物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DF795.1
字数 21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18/j.issn.1001-5728.2016.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耀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32 131 6.0 9.0
3 丛斌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190 878 15.0 20.0
5 尉志文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51 152 7.0 9.0
6 何毅 57 296 8.0 14.0
9 任昕昕 15 17 3.0 3.0
10 崔冠峰 12 23 3.0 4.0
11 王乐乐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10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毒物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唾液
地西泮
代谢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