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赛丁格PICC置管减少渗液的最佳扩皮角度.方法 选择需行PICC置管的568例患者,按患者住院号末位数的奇偶性分为纵向扩皮组和横向扩皮组.两组均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行上臂中段PICC穿刺,使用扩皮刀沿导丝方向做切口.纵向扩皮组:刀刃向上与皮肤纵向扩2 mm切口;横向扩皮组:刀刃与皮肤横向扩2mm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渗液发生情况及首次渗液发生时间、渗液持续时间.结果 纵向扩皮组发生渗液2例(0.7%),横向扩皮组发生渗液10例(3.5%),,=5.22,P=0.02.两组扩皮方法首次渗液时间均在3~7 d内,无明显差异.渗液持续时间,纵向扩皮组2例7~14 d内停止;横向扩皮组3例7~14 d内停止,4例持续时间超过1月,3例因固定不当发生导管外滑不能继续使用.结论 纵向扩皮角度可降低穿刺点渗液的发生率,缩短渗液持续时间.
推荐文章
两种不同扩皮方法对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探讨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
渗血
微血管鞘内鞘扩皮法预防血液病病人改良赛丁格技术下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改良赛丁格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微血管鞘内鞘扩皮法
疼痛感
渗血
渗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赛丁格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对渗液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护理与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塞丁格技术 扩皮 穿刺点渗液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护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1
字数 23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875.2016.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琴 4 15 2.0 3.0
2 杨爱玲 5 26 2.0 5.0
3 卓亚娟 2 28 2.0 2.0
4 孔振芳 2 13 2.0 2.0
5 叶冠军 1 10 1.0 1.0
6 朱飞虹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1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塞丁格技术
扩皮
穿刺点渗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与康复
月刊
1671-9875
33-1298/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环城东路108号翰林花园1幢1单元203室
32-12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7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5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