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浮游动物死体在广西近海的可能规模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冬季在钦州湾选择6个站位进行垂直拖网,采用中性红染色法区分浮游动物死体,研究冬季钦州湾浮游动物死体的组成、分布及其对丰度、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调查期间,浮游动物死体的平均丰度为2252个/m3,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24.5%。共鉴定浮游动物31种(类),其中出现死体的有15种(类)。在优势种(类)中,除强额孔雀水蚤(Parvocalanuscrassirostris )外,其它优势种(类)一旦在某站位发现活体,则其死体出现的概率为100%。死体的出现提高了多样性指数,缩小了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差异。【结论】冬季钦州湾约有1/4的浮游动物是死体。死体的存在会误导我们对浮游动物丰度和多样性的理解,应该引起重视。
推荐文章
钦州湾秋季和春季浮游动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钦州湾
浮游动物
季节变化
时空分布
多维尺度分析
海洋浮游动物学研究
浮游动物
生态学
生物学
海洋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微型浮游动物
丰度
生物量
综述
太湖春季浮游动物磷释放的初步研究
太湖
浮游动物
磷释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5年冬季钦州湾浮游动物死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西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桡足类 死体 冬季 钦州湾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生物学与生态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3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P76
字数 49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56/j.cnki.gxkx.2016091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发军 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33 270 10.0 14.0
2 许铭本 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33 269 10.0 14.0
3 赖俊翔 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16 84 6.0 8.0
4 覃仙玲 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7 23 3.0 4.0
5 陆家昌 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11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浮游动物
桡足类
死体
冬季
钦州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科学
双月刊
1005-9164
45-1206/G3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2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