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调查松阴吉丁Phaenops yin Kubá(n)&Bíly(鞘翅目:几丁甲科)对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的危害情况,了解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其偶然性暴发成灾的原因及规律,探讨该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方法]本研究通过林间采集、解剖受害木段以及实验室罩笼饲养等方法,调查了松阴吉丁的发生现状,包括油松的受害情况和受害症状、天敌生物等,并结合历史文献和北京地区近2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虫偶然暴发的原因.[结果]松树死亡率约为30%,受害株率约为60%,发现两种主要寄生性天敌始刻柄茧蜂Atanycolus initiator (Fabricius)和赤腹深沟茧蜂Iphiaulax impostor(Scopoli).[结论]该虫在我国北方地区偶然性暴发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持续高温干旱和降雨量减少导致的油松长势衰弱有关.建议结合气象变化及时预测预报松阴吉丁的发生,通过补水降温、清理枯枝、保护天敌、合理用药等综合治理措施调控该害虫的种群动态.
推荐文章
北京地区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美国白蛾
生物学特性
北京
松黑木吉丁成灾与油松体内水分和温度的关系
松黑木吉丁
油松
成灾
机理
防治方法
阳泉地区油松食叶害虫松阿扁叶蜂的研究
松阿扁蜂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林间防治试验
苦参烟碱烟剂
苦参烟碱乳油
森得保可湿性粉剂
我国首次截获的林木害虫——松四凹点吉丁
松四凹点吉丁
形态特征
口岸截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地区油松潜在重要害虫松阴吉丁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观察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松阴吉丁 油松 为害特征 天敌昆虫 气象资料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3-580
页数 分类号 Q96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80/j.kcxb.2016.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永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53 609 13.0 22.0
5 王小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55 861 17.0 28.0
6 曹亮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8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阴吉丁
油松
为害特征
天敌昆虫
气象资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