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激光微造型技术在环形试样表面加工出直径在20 μm到80 μm之间,且具有相同深度和面积占有率的圆凹坑,通过Talysurf CCI Lite非接触式三维光学轮廓仪测量试样表面,并采用ISO 25178参数对各试样表面进行三维表征,最后利用JPM-1双盘磨损试验机,在重载条件下(赫兹接触压力≥1 GPa)研究各组试样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特性及表面三维形貌参数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直径为80μm和20 μm的织构表面润滑效果优于光滑表面.载荷、转速、滑滚比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不同的工况下呈现的规律有所差别,在高速低载大滑滚比条件下,织构表面对提高摩擦副润滑效果最为显著,还进一步探索了表面三维表征参数Sa、Vc、SDc、Vmp、Vxp与重载条件下40Cr钢摩擦特性的关系.
推荐文章
45钢的黏结型激光微织构表面摩擦学性能及固体润滑机理分析
激光织构
复合固体润滑剂
线接触
滚动摩擦
激光热处理对40Cr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激光热处理
40Cr钢
组织性能
表面织构化改善摩擦学性能研究综述
表面织构
流体动压效应
二次润滑
数值分析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面织构对重载线接触条件下40Cr钢摩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摩擦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重载 线接触 微织构 三维表征 摩擦特性 表面形貌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52
页数 分类号 TH1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6.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焜 合肥工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168 1814 24.0 33.0
2 王静 合肥工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37 274 12.0 15.0
3 刘小君 合肥工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88 909 18.0 25.0
4 董帮源 合肥工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载
线接触
微织构
三维表征
摩擦特性
表面形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摩擦学学报
双月刊
1004-0595
62-1095/O4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18号
54-4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98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