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煤燃烧过程中铀的存在形态和转化特性进行了热力学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煤燃烧过程中铀的释放率低于18%,(CO2气化条件下低于22%,),铀释放率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并非呈单调递增趋势,在800~1,000,℃范围内,铀释放率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实验表明铀能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反应生成铀酸盐,且煤燃烧过程中铀主要与钙元素结合,生成的铀酸钙能抑制铀的挥发,此结论可为降低煤燃烧过程中铀的释放率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煤在O2/CO2中燃烧的Nox释放规律
环境工程
O2/CO2
NOx
煤燃烧
五彩湾煤中钠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释放规律
高钠煤
萃取
存在形式
燃烧
迁移
CO2气氛下乌拉盖煤热解过程中气体释放特征及机理
焦炭
热解
煤表面结构
化学结构
热重-红外光谱
深部煤层封存 CO2过程中的煤基质溶胀效应
煤层
存埋
二氧化碳
煤基质
溶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燃烧和CO2气化过程中铀的释放规律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铀释放率 铀酸盐 赋存形态 迁移转化 煤燃烧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6-512
页数 7页 分类号 X591
字数 26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5/rskxjs.R2015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楚光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399 6536 37.0 58.0
2 张军营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129 2007 25.0 37.0
3 赵永椿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81 829 16.0 27.0
4 刘东原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铀释放率
铀酸盐
赋存形态
迁移转化
煤燃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