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双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绕组间绝缘要求高、槽满率低、电机漏磁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M-BPMSM)结构,在每相绕组端部通入转矩电流,同时在绕组中点处注入悬浮力电流,实现薄片转子的旋转和悬浮.阐述了M-BPMSM的悬浮力产生原理,推导了其径向悬浮力的精确数学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悬浮力双闭环补偿控制策略,当电机负载变化导致悬浮力幅值和方向改变时,使用该策略可以对径向悬浮力进行补偿,实现悬浮力的精确控制.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了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悬浮力双闭环补偿控制策略对M-BPMSM进行控制,径向悬浮力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且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推荐文章
多相单绕组永磁无轴承电机的设计与运行分析
无轴承电机
单绕组
极弧系数
悬浮力
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的原理和实现
单绕组
无轴承
薄片电机
磁悬浮
H桥
基于退磁限制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性能参数分析
无轴承电机
永磁电机
退磁
有限元
优化
感应型无轴承电机绕组分配与功率研究
无轴承电机
绕组改绕
功率分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的新型单绕组结构及其精确控制
来源期刊 电机与控制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 单绕组 中点注入 悬浮力补偿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控制与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M301.2
字数 45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熀秋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223 2550 28.0 42.0
2 袁建飞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2 1 1.0 1.0
3 赵玉亮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4 2 1.0 1.0
4 丁泉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5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
单绕组
中点注入
悬浮力补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机与控制应用
月刊
1673-6540
31-1959/TM
大16开
上海市武宁路505号
4-199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7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