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明确精异丙甲草胺苗前封闭处理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大豆幼苗在不同浓度精异丙甲草胺处理后28 d的相关农艺性状及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 224 g(a.i.)/hm2精异丙甲草胺处理对大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可使植株显著增高27.06%,根显著增长10.53%,茎叶鲜重显著增加35.62%、干重显著增加33.33%,根系鲜重显著增加70.45%.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383~1 530g(a.i.)/hm2内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各药剂处理浓度均可增强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3 060 g(a.i.)/hm2处理最高,比对照显著增强32.10%;在765、1 224 g(a.i.)/hm2浓度下均可增强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1 224 g(a.i.)/hm2处理时分别比对照提高20.72%和2.88%.表明精异丙甲草胺苗前封闭处理在一定使用浓度范围内对大豆苗期植株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其叶绿素合成无显著影响,可有效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是一种对大豆田环境友好且安全性高的除草剂.
推荐文章
苗期喷施草甘膦对大豆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苗期
草甘膦
大豆
生理指标
异丙甲草胺对水稻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异丙甲草胺
水稻
生物性状
产量
异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异丙草胺
丁草胺
异丙甲草胺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精异丙甲草胺苗前封闭处理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大豆 精异丙甲草胺 抗氧化酶 叶绿素 生长促进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682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02/j.cnki.zwbhxb.2016.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树森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71 355 10.0 15.0
2 徐伟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36 161 8.0 11.0
3 崔娟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28 80 5.0 7.0
4 朱诗禹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9 19 3.0 4.0
5 张文芳 1 8 1.0 1.0
6 李淮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2)
共引文献  (21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精异丙甲草胺
抗氧化酶
叶绿素
生长促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学报
双月刊
0577-7518
11-1983/S
16开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82-620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