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辅助抗抑郁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隔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后及随访3、6个月时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及抗抑郁类药物剂量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26.09%,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分别为13.04%及78.26%,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抗抑郁类药物剂量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43.48%,总有效率82.61%;对照组分别为13.04%及43.48%,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AMD及SERS评分治疗后、随访3个月及6个月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随访6个月时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及6个月HAMD评分及SER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可有效减轻抗抑郁药副反应,减少抗抑郁药的应用剂量,对控制青少年抑郁症远期疗效稳定.
推荐文章
利培酮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利培酮
抗抑郁药物
抑郁症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试验进展
儿童青少年
抑郁症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
临床试验
抗抑郁药物联合短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重性抑郁症
抗抑郁药物
无抽搐电休克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韦氏记忆量表
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安全性分析
抑郁症
冠心病
抗抑郁药
药物评价
阿米替林
文拉法辛
米氮平
艾司西酞普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服用剂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 针刺 抗抑郁药 药物剂量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2-68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16.08.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口锁堂 14 4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抑郁症
青少年
针刺
抗抑郁药
药物剂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