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确定了我国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目标,提出实现绿色开采目标技术支撑为陡边坡技术、采场工作帮陡帮开采技术、内排土场陡帮排土技术、外排土场减少占地面积技术、逐孔爆破技术、采场与外排土场帷幕与降尘技术、绿色开采新工艺、闭坑治理技术等.建立了评价露天煤矿绿色度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73个.引入“绿色因子”作为各级评价指标值,三级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确定其“绿色因子”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逐层进行评价二级、一级指标的“绿色因子”值的计算,建立了各级指标绿色因子值数学模型.提出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标准,将露天煤矿“绿色度”划分为5个等级.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进行应用实例研究,得出该矿绿色度指标为0.639,属于Ⅱ级达到良好标准.
推荐文章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露天煤矿
绿色开采
技术
评价指标体系
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露天煤矿区
生态风险评价
脆弱环境
生态指数
生态脆弱度指数
生态损失度指数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理论体系研究
露天煤矿
绿色开采
理论体系
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因子体系构建
露天煤矿
绿色开采
"绿色度"
评价因子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期刊 煤炭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绿色开采 绿色度 绿色因子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年,卷(期) 2016,(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0-358
页数 分类号 TD8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5/j.cnki.jccs.2015.18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子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36 889 15.0 19.0
2 范军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6 420 11.0 18.0
3 杨星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60 5.0 7.0
4 祁文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 51 4.0 6.0
5 王建国 4 19 2.0 4.0
6 纪玉石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3)
共引文献  (11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露天煤矿
绿色开采
绿色度
绿色因子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学报
月刊
0253-9993
11-2190/TD
大16开
北京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煤科院内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7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70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