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上白垩统竟柱山组呈近EW向分布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该组以陆相磨拉石建造为特征,角度不整合在蛇绿岩及老的海相地层之上,从早到晚由河流相向湖泊相演化。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班公湖地区出露的竟柱山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形成时代进行了分析,认为竟柱山组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全面闭合后的陆相山间盆地沉积,是洋陆转换全面完成之后的陆相沉积。本文首次对班公湖地区竟柱山组进行了 ESR 年代学、磁性地层学研究,得出了研究区竟柱山组底部砾岩的ESR年龄为92.0±9.0 Ma,古地磁测年显示该组的底界年龄约为96 Ma。班公湖地区在96 Ma左右全面完成了由洋到陆的转换,进入了陆内环境。
推荐文章
措勤地区竟柱山组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
竟柱山组
措勤地区
沉积相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磨拉石
西藏尼玛一带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的厘定及其意义
西藏尼玛
上白垩统
竟柱山组
孢粉组合
厘定
西藏比如盆地竟柱山组沉积-火山岩形成环境及构造意义
上白垩统
竟柱山组
沉积-火山岩
比如盆地
西藏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燕山成矿阶段矿床成矿系列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燕山期岩浆活动
成矿作用
成矿系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班公湖地区竟柱山组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竟柱山组 地质特征 形成时代 洋陆转换 班公湖地区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3-67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97|P542
字数 88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39/j.ddgzyckx.2016.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智敏 30 374 10.0 19.0
2 关俊雷 21 139 6.0 11.0
3 李正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 7 31 3.0 5.0
4 张璋 21 338 7.0 18.0
5 李华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 8 76 5.0 8.0
9 高成 6 3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8)
共引文献  (365)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79)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3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竟柱山组
地质特征
形成时代
洋陆转换
班公湖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双月刊
1001-1552
44-1595/P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科华街511号
82-29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