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WRF v3.2.1模式,采用其中5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2007-2011年的东亚夏季风气候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5种方案均能较好地模拟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基本分布,但各方案对降水中心强度及其分布的模拟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来看,WDM6方案模拟的东亚夏季降水强度明显比其他4种方案大,而Morrison方案对降水的模拟总体效果好于其他4种方案.从云微物理角度来看,5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均能比较合理地描述云水、雨水及冰相粒子的空间分布状态.其中,WSM3方案计算的云水、雨水质量混合比明显比其它方案大,WDM6方案计算的云水质量混合比则较小,而Morrison方案计算的雨水质量混合比较小,再者该方案冷云中霰粒子浓度偏小,因而Morrison方案在粤闽两省的夏季日降水量模拟比其他方案小,从而与TRMM观测结果更为接近.采用5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均能较好地模拟出春、夏季西太平洋副高、雨带和大气水凝物在东亚地区的季节进退过程.5种方案模拟的雨水粒子浓度分布和中纬度雨带在南北进退过程中的位置较为吻合,两者均跟随西太平洋副高北进、南退.对于中低纬度存在的大降水中心来说,其位置少动,并且与该地区存在的的冰晶、雪晶粒子的高值中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在中低纬度地区,与热带对流相伴随的较高层次的冰相粒子数的浓度是决定降水强弱的关键因素.
推荐文章
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舟曲"8.8"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
暴雨
WRF模式
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过程
WRF模式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华西秋雨模拟影响
华西秋雨
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方案
气溶胶影响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
气溶胶
印度夏季风
东亚夏季风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WRF模式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东亚夏季风模拟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气象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WRF模式 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 东亚季风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3-60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435.2
字数 10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2015jms.005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新民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33 161 8.0 11.0
2 郑益群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17 95 5.0 9.0
3 艾凯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4 10 2.0 2.0
4 陈浩伟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6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4)
共引文献  (169)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WRF模式
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
东亚季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学
双月刊
1009-0827
32-1243/P
16开
南京市昆仑路16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23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