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黄淮和北部冬麦区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模式对氮高效吸收和利用的影响,以及中麦175和京冬17产量对不同施氮处理的响应。2013—2014和2014—2015连续两年在河北吴桥和北京顺义两地种植两品种,观测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处理下,冬小麦的群体特性、产量相关性状,以及氮素吸收效率(NUpE)和氮素利用效率(NUtE)。在吴桥点设0、60+0、120+0、120+60、120+120、120+180 kg hm-2(基肥+拔节肥)6个处理,在顺义点仅设前5个处理。在总施氮量0~240 kg hm-2(吴桥)和0~180 kg hm-2(顺义)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冠温差(CTD)提高,群体总粒数和成熟期生物量增加,进而产量提高;但继续增加施氮量会导致粒重、开花前干物质向籽粒转运量、转运率、对籽粒贡献率、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降低。在不同施氮水平下,中麦175的产量和稳定性均优于京冬17,表现出穗数多、穗粒重稳定性好、群体活力持久、生物量和收获指数高、花前干物质积累量高和花后干物质转运能力强、氮素吸收效率高,这可能是其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考虑到产量回报和经济效益,推荐中麦175和京冬17在黄淮麦区(北片)施氮量为180~240 kg hm-2,在北部冬麦区施氮量为120~180 kg hm-2。灌浆中后期, NDVI和CTD与穗数、产量和生物量相关性高,可作为快速评价品种氮肥敏感性的指标。
推荐文章
氮素实时管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小麦
硝态氮
产量
氮素利用率
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麦后直播棉
施氮量
施氮次数
皮棉产量
生物量
氮素利用率
氮素实时管理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玉米
硝态氮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氮素处理对中麦175和京冬17产量相关性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干物质 高产 稳产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3-186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6.0185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志敏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156 3197 31.0 49.0
2 徐学欣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8 86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0)
共引文献  (69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干物质
高产
稳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