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再热汽温)动态特性与一次再热机组差异较大.本文基于由仿真支撑软件APROS和虚拟控制器VDCS搭建的超临界1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仿真平台,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广义损失函数,编制再热汽温模型辨识程序,对再热汽温系统进行扰动试验,得到100%和75%额定工况下烟气调节挡板开度、烟气再循环挡板开度以及再热器喷水阀开度扰动下的再热汽温传递函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再热汽温模型辨识精度高,且传递函数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再热汽温在各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推荐文章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再热蒸汽温度
燃烧器喷嘴摆角
烟气挡板
烟气再循环系统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的控制
自动控制
再热汽温
二次再热
烟气再循环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发展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机组
锅炉
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整体经济性研究
百万等级机组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整体经济性
一次再热
性能考核
性能优化
热耗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模型辨识
来源期刊 热力发电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机组 再热蒸汽温度 传递函数 模型 辨识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热能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39
字数 28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364.2016.05.06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国田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57 236 9.0 12.0
2 吴恒运 14 87 6.0 9.0
3 苏荣强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5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4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机组
再热蒸汽温度
传递函数
模型
辨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力发电
月刊
1002-3364
61-1111/TM
大16开
陕西西安兴庆路136号
52-103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3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9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