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的成因及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3Ma),该玄武岩样品的SiO2含量介于49.96%~59.06%之间,全碱含量介于5.21%~7.44%之间, Mg#{100×n(Mg2+)/[(n(Mg2+)+n(Fe2+)]}值介于50~94之间。该玄武岩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LaN/YbN 值介于10.7~20.0之间,具有轻微的Eu异常(δEu=0.80~1.09),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认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环境,源区岩浆起源于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与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混合形成,含富含挥发分的金云母和角闪石等,暗示岩石圈地幔经历了交代作用的改造,交代类型以俯冲板片流体/熔体交代为主。结合区域已有研究表明,本区地幔交代富集作用来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向南俯冲,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背景。
推荐文章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地区晚寒武世中基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大兴安岭
塔河地区
晚寒武世
玄武安山岩
锆石U-Pb年代学
大兴安岭北部±130Ma火山岩的地质意义
大兴安岭北部
火山岩
130 Ma
早白垩世
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北段早石炭世洋岛型玄武岩的确立及成因意义
大兴安岭北段
早石炭世
地幔柱
洋岛
玄武岩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分析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中生代火山岩
大兴安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火山岩成因及地幔富集作用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大兴安岭新林区 塔木兰沟组 地球化学 岩石圈地幔 交代作用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学 术 讨 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3-1488
页数 16页 分类号
字数 10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6.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文东 5 6 1.0 2.0
2 杨华本 7 19 2.0 4.0
3 魏小勇 3 6 1.0 2.0
4 闫永生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6 1.0 2.0
5 耿成宝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4)
共引文献  (685)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6(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兴安岭新林区
塔木兰沟组
地球化学
岩石圈地幔
交代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