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 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形式”这个问题永远存在,它是作品的基本属性.按照我的理解,形式不是被使用的“物”自身所拥有的,而是被艺术家发现并(选择)拿来用于呈现“自我组织”并继而成为“语言”或“词汇”的东西——它们的质地、姿态、模样、品质和气息,更包括它们被呈现的角度、分寸、取舍度、与作品多种“构成态”之间的形成关系等等.这让我想起被康德接受的休谟的一个著名论断,“事物本身并无‘美’的特质,它只存在于我们对于事物进行观照的思想中”.“物”通过使用,成为“复合物”,可以说,这是我对“物派”艺术特质的概括和理解.形式是危险的,因其具有强烈的迷惑性.所以,我其实一直很谨慎地选择“形式”,这就像一个人逛街买衣服,实用、恰当、得体,基本是这几个原则在指导消费行为.“形式”问题也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门外汉:我的绘画装置与纸面雕绘
来源期刊 美苑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创作与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工作
双月刊
2096-076X
21-1598/J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作》编辑部
8-1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