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板治疗对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双侧髁突功能位置和诊断的影响。方法板治疗34例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使用髁突位置测量仪( measures of condyle displacement, MCD)测量患者治疗前、中、后的正中关系( centric relation,CR)位与正中( centric occlusion, CO)位的差异,板治疗结束时重新评估错畸形诊断,比较板治疗前后功能位置差异和左右双侧对称性的改变。使用配对检验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板治疗后患者CR与CO位的双侧髁突功能位置变化的对称性比治疗前有改善。板治疗后,患者中有2人(7.1%)骨性诊断改变,有6人(21.4%)的安氏诊断改变。结论板治疗可以使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髁突CO-CR位置差异趋于协调,对称性得到改善。必要的板治疗可以改善错畸形患者诊断的正确率。
推荐文章
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髁突及下颌位置变化的临床研究
髁突
下颌骨
正畸治疗
X线头影测量
Ⅲ类错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研究
骨性Ⅲ类
错牙合畸形
拔牙矫治
软组织侧貌
功能矫治对安氏Ⅱ类错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影响的Meta分析
功能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
髁突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板治疗对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髁突功能位置和诊断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北京口腔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性Ⅰ类 正中关系位 正中 CO-CR差异 板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3.5
字数 3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车晓霞 首都医科大学正畸科 19 53 4.0 6.0
2 孙君 首都医科大学2012 级医学工程系 9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性Ⅰ类
正中关系位
正中
CO-CR差异
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口腔医学
双月刊
1006-673X
11-3639/R
大16开
北京天坛西里4号
82-70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27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