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理念,而且具有现实化的潜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予以总体性诊断和批判的基础上指出了社会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同时结合当时的革命运动实践不断对人类解放的现实可能性展开批判性的自我反思.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依赖于特定的主客观条件,既需要满足一定的客观物质前提,具备充足的生产能力,也离不开无产阶级自觉的政治意识和普遍的社会交往.尽管最初的乐观信念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发生了动摇,甚至在个别问题的具体阐述上未予明确表态,但他们从未停止对新社会形式的图景展望,特别是对先锋政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参与、革命斗争的策略、制度设计的形式、劳动分工的消灭、工作日的缩短等进行了自觉的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社会主义
来源期刊 国外理论动态 学科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生产力 交往形式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社会主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2
页数 1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丹尼尔·萨罗斯 1 0 0.0 0.0
2 孙海洋 10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生产力
交往形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理论动态
月刊
1674-1277
11-4507/D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
82-80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4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