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假性deta波(Pdw)时限在不同位置的室性期前收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位置室性期前收缩PdW的时限.结果:①起源部位分布:13例(占13.4%)起源于左心室心内膜,52例(占53.6%)起源于右心室心内膜,27例(占27.8%)起源于主动脉窦,5例(占5.1%)起源于心大静脉.②4组不同有效靶点室性期前收缩的PdW时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心外膜(主动脉窦和心大静脉)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的PdW时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照起源部位将室性期前收缩分为心内膜和心外膜起源,其PdW的时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PdW的时限,可以区分心内膜和心外膜以及主动脉窦和心大静脉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
推荐文章
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对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病人预后的影响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心电图
QRS波终末变形
预后
超声心动图
室性期前收缩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研究
Lorenz散点图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电描记术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
慢心律
室性期前收缩
中医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研究进展
室性期前收缩
心神不安
血瘀阻络
宁心安神,活血化瘀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假性deta波时限在室性期前收缩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假性deta波 室性期前收缩 心内膜 心外膜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2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16.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卓远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电图室 2 4 1.0 2.0
2 林加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74 120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假性deta波
室性期前收缩
心内膜
心外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5-9400
33-1386/R
大16开
浙江温州市高教园区
32-11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