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为助凝剂,絮凝处理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废水,并采用响应面法考察了絮凝剂用量、助凝剂用量及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响应曲面设计的自变量中心点为:PFS用量3150 mg/L、CPAM用量11 mg/L、pH值7.5.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方法(CCD),建立了以PFS用量、CPAM用量及pH值为自变量的两个二次回归模型,两个模型均显著(P<0.0001);对絮凝率和电导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均为pH值,其与PFS用量、CPAM用量的交互作用都显著.最优工艺参数为PFS用量2859 mg/L、CPAM用量14.9 mg、pH值8.0,该条件下絮凝率为67.6%,电导率为6.18 mS/cm.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法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是一种优化废水絮凝的有效方法,建立的模型可用于优化工艺参数.
推荐文章
再造烟叶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再造烟叶
生产废水
处理工艺
臭氧—混凝法处理造纸废水
臭氧
混凝
COD
污水处理
造纸废水
响应面法优化餐饮废水混凝工艺研究
响应面
餐饮废水
混凝沉淀
模型
降解
预混凝-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研究
Fenton氧化
预混凝
废纸造纸
深度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响应面法优化混凝处理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废水
来源期刊 中国造纸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响应面法 废水 混凝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6
页数 7页 分类号 X793
字数 38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80/j.issn.0254-508X.2016.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云彪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9 350 9.0 18.0
2 李军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7 108 6.0 9.0
3 胡劲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8 246 9.0 12.0
4 王玉天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 18 3.0 4.0
5 王开军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2 113 7.0 9.0
6 关平 16 49 5.0 6.0
7 曹恩豪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造纸法再造烟叶
响应面法
废水
混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造纸
月刊
0254-508X
11-1967/T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2-194
196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8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