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洱海缓冲带典型入湖河流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为洱海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洱海缓冲带3条典型入湖溪流茫涌溪、莫残溪、中和溪进行了沉积物的采集,并对其中总磷(TP)、无机磷(IP)、铁铝磷(Fe/Al‐P)、钙磷(Ca‐P)4种磷形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条溪流沉积物磷形态沿程变化趋势大不相同;洱海的缓冲带结构缺乏合理性,有待改进;土地的利用类型不同对洱海缓冲带入湖河流沉积物磷形态贡献率也就不同;入湖口沉积物磷形态含量从大到小均依次为:中和溪>莫残溪>茫涌溪;从磷形态组成来看,茫涌溪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为 Ca‐P ,莫残溪、中和溪则均以 Fe/Al‐P 为主;磷形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3条溪沉积物中 TP 含量的变化与 Fe/Al‐P ,及有机磷(OP)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沉积物中 OP 的变化对 Ca‐P ,Fe/Al‐P 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Fe/Al‐P 含量对 IP 含量有较高的贡献率。 Fe/Al‐P与Ca‐P之间相关性较弱。
推荐文章
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连续提取
磷形态
沉积物
太湖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形态
分布特征
乌梁素海
白洋淀柱状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柱状沉积物
磷形态
分布
白洋淀
武汉东湖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垂直分布特征
东湖
磷形态
上覆水
沉积物
富营养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洱海缓冲带典型入湖溪流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茫涌溪 莫残溪 中和溪 沉积物 磷形态 洱海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7,104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22
字数 492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少勇 56 1387 18.0 36.0
2 赵斌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25 37 4.0 5.0
3 罗杨阳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2 4 1.0 2.0
7 董文飞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2 4 1.0 2.0
11 刘佩佩 2 4 1.0 2.0
12 王国静 2 4 1.0 2.0
13 张闻涛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2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茫涌溪
莫残溪
中和溪
沉积物
磷形态
洱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6号
52-16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2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