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生物炭施入土壤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固碳减排措施,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及矿质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及保肥能力.为探明其施入土壤后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的影响,本文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Biolog与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K(不施生物炭)和施用5 g·kg-1、10 g·kg-1、30 g·kg-1、60 g·kg-1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AWCD)、功能多样性指数以及土壤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表征土壤微生物活性的AWCD值呈下降趋势,表现为:5 g·kg-1处理≈CK>10 g·kg-1处理>30 g·kg-1处理>60 g·kg-1处理,其中CK和5 g·kg-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10 g·kg-1、30 g·kg-1和60 g·kg-1处理在整个培养期间的AWCD值显著低于CK处理(P<0.05);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H′)、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均匀度指数(E)表现出相反趋势,5 g·kg-1、10 g·kg-1、30 g·kg-1、60 g·kg-1各处理的H′较CK处理分别增加0.16%、-0.88%、-3.14%、-11.09%,S分别增加-2.82%、-11.27%、-18.31%、-47.89%,E分别增加1.14%、3.00%、3.73%和13.76%.主成分分析表明,与CK处理比较,5 g·kg-1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方式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10 g·kg-1、30 g·kg-1和60 g·kg-1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方式影响显著(P<0.05).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细菌OTU数目及丰富度指数(Chao1)呈增加趋势,5 g·kg-1处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而10 g·kg-1、30 g·kg-1、60 g·kg-1处理的OTU数目较CK处理分别增加1.09%、5.26%、24.42%,Chao1分别增加5.73%、10.21%、37.68%.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后土壤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在CK处理和5 g·kg-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10 g·kg-1、30 g·kg-1、60 g·kg-1处理较CK处理分别增加32.3%、21.1%、16.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各处理较CK处理分别减少22.1%、55.3%、66.8%、50.5%.生物炭施入土壤后降低了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活性,减少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种类,使土壤原有微生物群落组分发生改变,生物炭也影响了土壤细菌各菌群在土壤中的丰度,使其分布的均匀性降低.为了不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石灰性褐土上生物炭一次还田量不能超过5 g·kg-1(干土).
推荐文章
黄贮对玉米秸秆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黄贮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营养品质
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免耕
玉米秸秆
土壤微生物
Biolog-ECO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的影响
生物炭
根际土壤
宏基因组
16SrDNA
PICRUSt功能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褐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生物炭 石灰性褐土 微生物活性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6-743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4.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512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晓燕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70 681 14.0 22.0
2 王劲松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40 400 11.0 17.0
3 丁玉川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33 705 14.0 26.0
4 郭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19 148 6.0 11.0
5 武爱莲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23 243 9.0 15.0
6 董二伟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31 445 12.0 20.0
7 王浩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2 114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4)
共引文献  (634)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79)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4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炭
石灰性褐土
微生物活性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