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体质人群足三里穴针刺得气现象的规律,探讨中医体质学说和针灸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为标准,对527例健康大学生进行体质分析及中医体质分型,并观察受试者左侧足三里穴的针刺感觉,对各体质间的针感性质及强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感觉以酸、麻、重、胀、钝痛和循经感传等为主,受试者感受最多的是“胀”感,占90.3%,其次是“酸”感,占45.9%;除循经感传外,其他5种针感在各体质人群中出现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经感传在平和质人群中的出现率比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及气郁质出现率高(P<0.05).在平和质人群中体会到的“酸”感强度较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人群更大(P<0.05),而“胀”感强度仅在平和质和阳虚质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循经感传外,酸、麻、重、胀、钝痛5种针感在9种不同中医体质人群中出现的频次没有差异性和特异性.受试者感受到的酸感强度可能是针刺时产生镇痛的原因,提示针刺效应与体质有一定相关性,针刺时需因人施术、因人施治.
推荐文章
针刺足三里穴得气与非得气的大脑功能成像对比研究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针刺作用机制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得气
针刺足三里得气对脑功能活动影响的系统评价
针刺
得气
足三里
脑功能
fMRI
系统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中医体质人群足三里穴针刺得气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体质 针刺 针感 针感强度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539
页数 分类号 R24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2/j.1000-0607.2016.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学智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5 266 9.0 14.0
2 杨晓光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11 84 6.0 9.0
3 付妮妮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8 78 6.0 8.0
4 刘菲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8 78 6.0 8.0
5 席小芳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8 78 6.0 8.0
6 任毅 9 71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4)
共引文献  (855)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体质
针刺
针感
针感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