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现今油气来源与分布及流体包裹体充注特征的系统性研究,明确不同源油气空间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其成藏潜力.研究表明,烃源岩的发育范围及热演化程度是影响腹部"自生自储"成藏潜力的首要问题;有效的断—毯输导体系(断层)是"下生上储"油气成藏关键;成藏期超压演化控制油气充注与分布,同时超压演化对储层形成有效保护;成藏关键期古构造则控制油气有利聚集方向;侏罗系"自生自储"油气、2区块八道湾组侏罗系源的"自生自储"油气和1区块八道湾组中二叠统源的"下生上储"油气潜力大.
推荐文章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岩性油气藏
成藏条件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格架中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格架
油气藏
体系域
主控因素分析
准噶尔盆地腹部复合圈闭成藏特征研究
沉积体系
复合圈闭
成藏特征
油藏类型
准噶尔盆地腹部
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顶面附近油气成藏机制
成藏机制
超压顶面
强超压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2
字数 24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935.2016.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蕾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油气工程学院 76 221 8.0 11.0
2 闵飞琼 6 42 4.0 6.0
3 冯天舒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2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季刊
1673-5935
37-1446/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济南路1号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8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