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新型材料作为本征层很大层度上解决了薄膜材料光衰减的问题,有效保证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采用可调带隙以及具有量子阱结构InxGa1-xN晶体薄膜作为Ⅰ层,可以有效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再采用GZO透明薄膜既作为缓冲层又作为透明导电电极,增加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透光率,同时提高了透明电极的耐腐蚀性能,使得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采用AlN作为绝缘层,其晶格失配率相差很小,可以制备出质量均匀的Al背电极.该柔性电池具有优异的柔软性,重量轻,携带方便,具有潜在的市场空间,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可实现规模生产.
推荐文章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量子点
光阳极
电解质
太阳能电池
转化效率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进展
太阳能电池
量子点敏化
光阳极
掺杂
共敏化
太阳能电池封装技术
太阳能电池
封装
玻璃
含氟树脂
聚酰亚胺薄膜在柔性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柔性太阳能电池
基板
覆板
聚酰亚胺
热性能
光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调带隙量子阱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可调带隙量子阱 薄膜太阳能电池 柔性基片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04.55
字数 29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862.2016.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琰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25 52 4.0 6.0
2 张东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14 11 2.0 3.0
3 王存旭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23 62 4.0 7.0
4 王健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18 40 3.0 5.0
5 王刚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36 148 6.0 11.0
6 李昱材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22 26 3.0 4.0
7 王晓文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37 172 6.0 11.0
8 宋世巍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5 3 1.0 1.0
9 杜世鹏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调带隙量子阱
薄膜太阳能电池
柔性基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5862
21-1534/N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8-10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0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